疾风知劲草
高一化学组弘毅前行,让每一天都好而生
面对疫情的“大考”,我们高一化学组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群策群力,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指导,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两次线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中,从“线上教学效果”“线上教学备课”“线上教学作业批改”“线上教学作业反馈”“线上教学辅导答疑”等方面均获得了学生们的高度评价。
一、未雨绸缪
相较于传统课堂的“面对面”,网络课堂则是一种“键对键”形式,这就要求老师们掌握更多的现代信息应用技术,如录制视频、科技产品的使用等多项技术手段。高一化学组的老师们对待直播课态度认真,操作从不熟练到熟练,再到应用自如,不断化解直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守护学习
殷小玉老师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线上教学。三十分钟的课堂总是不能尽兴,他精精心筛选和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为了便于课堂标注,自费购买手写板。课余时间在网上积极回答学生问题;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让学生进行错题讲解。作为班主任,他意识到没有集体活动就会没有强烈的集体意识,于是充分利用网络做好班级建设。殷老师每天利用钉钉视频会议组织学生早读、上自习、锻炼身体,作息时间与在学校时基本吻合,为随时复学奠定基础。他还经常利用网络召开主题班会,动员鼓励学生,利用微信群,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对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和增进亲子关系进行指导。





解吉星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每堂课的重难点,担心在没有黑板板书的条件下记笔记不完整、不全面,每节课都会先写好一份笔记以供学生课后参考、补充。解老师每节课后都会反思哪些知识有遗漏,哪些是易错点应加以强调,并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标注疑问最多的题目、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在下节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老师一直鼓励学生多问多思考,同学们也喜欢和解老师交流,讨论问题,她坚信付出一定和回报成正比!

线下课堂,一切交流那么地自然而然,很容易在思想碰撞中激发新知,在三尺讲台,一切都是那么地驾轻就熟,信手拈来。而线上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需要更多的语言艺术和说话技巧,每一个字都需要斟酌,每一句话都需要思考。孙婉莹老师在每节课之前不但要写下课堂教学的流程,还把自己想说的每一句教学用语都写下来……于是,一节短短的30分钟的课准备下来往往需要一两天。每次课后,她把自己的讲课过程重放一遍,听一听、看一看有没有讲解不到位或者遗漏的地方。如此虽然辛苦,然而也有非同一般的功效。那就是极为清楚地重新认识自己,极为清晰地发现自己的种种不足。于是,每一次回放课堂的时候,总是要自惭形秽,冷汗涔涔,于是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自我总结,不断地吸取教训,争取在下次的直播课中能够有所进步。
三、集体教研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的活动。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高一化学组把集体教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并结合网上教学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研。
在疫情期间,老师们虽不能像在学校里那样可以经常见面,确依然做到了“虽不能见,但不停研”。备课组定时召开网络视频会议,探讨线上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好的做法。比如刘具群老师重导学、答疑,并指导学生居家线下重自学、实践。孙婉莹老师作为备课组长,除了搞好自己的教学外,她能在组内合理分工,统筹安排。解吉星老师录制微课视频,解决学生作业难题。殷小玉老师精心挑选典题、编制作业、让学生精讲错题等。
年轻的解吉星老师更容易接受线上教学这类新鲜事物。她积极承担组内示范课,化学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课、反复磨课,精雕细琢下,她的示范课获得了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