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01中学:战疫期间家庭教育心得分享第五辑

作者:学生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0-03-27 16:38:07 点击量:1007


1585298473140606.png

1



疫情之下,让我们一起成长        

     高一5班 陈映彤妈妈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在疫情之初都曾迷茫过,特别是孩子,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从最初得知开学延期时的兴奋,到感觉在家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的担心,再到每天宅家不能外出的烦躁,孩子的情绪起伏不定,所幸有班主任不断在群里分享教育心得和及时提醒,有各任课老师授课后的“步步紧逼”,我们努力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变化,努力适应居家学习的现实,寻找适合自已的方式,努力把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一  调整心态,面对疫情学会成长
疫情带来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这也是一次让孩子成长的机会。首先教会孩子明辨是非,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一起辨别真假,不信谣,不传谣。通过对信息的梳理,懂得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每天早晚收听疫情新闻,我们共同了解武汉前线抗疫英雄的事迹,他们之中既有钟南山那样的院士,也有平凡的小人物,他们勇于担当的精神感动的孩子几度落泪。这次特殊的疫情教育,孩子深深认识到,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出现了意外和突发情况,积极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和出路。
二  培养孩子独立和自律习惯,丰富学习生活
停课不停学,我们一起积极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规划居家学习方案。在学校开始上网课之初,我们就告诉孩子,在家学习不等于放假,一定要在心理上树立已经开学的意识。作为青春期的孩子,孩子对大道理其实都心知肚明,做家长的只能适时适度的提醒,否则适得其反。
通过规律的作息习惯,引导孩子寻回在学校的感觉。虽然网课时间是八点半到下午六点,但是孩子仍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40入睡的习惯,既保持了规律的生活,又为下一步开学打下了基础。
珍惜上课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关键。充分利用网课可以反复观看的优势,对劣势学科,提醒孩子课后重复观看,提高理解能力。
让孩子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已的事情。作为家长,我始终认为只有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才能让孩子主动学习。所以在网课学习时,我既没有实时“监视”孩子,也没有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而是强调不好好学习,只是在欺骗自已。 
课间要求孩子锻炼身体。每次下课都会陪着孩子跳跳绳,做做体操,打打球(特地将餐桌改造成微型乒乓球台),既缓解了眼睛的疲劳,也放松了精神。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最初的家里网线改造,到学习资料的复印打印,到饮食保障,尽力解决孩子学习的后顾之忧。
三  因势利导,打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家孩子在学习上并不是特别勤奋,如果一味的要求孩子保持在学校时的紧张状态,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同时我们也认为功课很重要,但是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家庭氛围更有益于孩子今后的成长。所以我们充分利用这个特殊的假期,努力做到劳逸结合,生活不枯燥,家庭和谐。
比如支持孩子多看书,看好书。所幸假期前为她购买了许多书籍,本打算作为下学期的读物,如今已经读完了。这个假期孩子竟然将荒废了五年的钢琴重新拾了起来,现在每天下午下课后,孩子都能主动练琴半个小时,也将对考级的反感变成了弹琴时的喜悦。孩子提出主动承担部分家务劳动,按照分工,她负责每天晚上的洗碗工作。孩子坚持的不错,每天都会主动洗碗。同时,我们每天都会陪孩子一起看一小时电视。共同的观影时刻,为我们找到了更多的话题,从人生理想,到社会现实,到娱乐八卦,孩子津津乐道,我们也逐渐消除了代沟。
时至今日,花开疫散,生活正在恢复正常,开学也指日可待。回顾近两个月的假期生活,有所失更有所得。明日可期,未来可待。在这个因疫情变得不同寻常的春天里,在学校、老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希望明天会更美好。


1



疫情期间的家教感言        

     高一8班 李林果妈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武汉,蔓延湖北,扩散全国,现已弥漫全球。各大新闻媒体都被疫情进展情况刷屏了,商场门可罗雀,马路冷冷清清,人人戴着口罩,用戒备的眼神互相扫视着对方,新冠病毒给大家的生活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彻底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

受疫情影响,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居家战“疫”。俗话说“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孩子作为疫情亲历见证者,作为家长的我和孩子一起感悟、成长。

心存感恩。疫情,是一块试金石,试出多少中流砥柱、民族脊梁。

作为一名“白衣前辈”,八十四岁的钟南山院士,本该退休颐养天年,却受命于危难之间,不辞劳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令人肃然起敬。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他们拼尽全力,与病毒较量,为生命站岗。他们逆行的背影,成就了庚子年最美的风景!

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交付仅用十天,这就是中国速度;武汉有难全国驰援,这就是中国力量;危险面前逆行者大义凛然,这就是中国精神。这次疫情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能有如此的强大的决策力、号召力、执行力、影响力!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信仰和崇拜的偶像,应该是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这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因为在危难关头,真正能够保护我们的只有他们,他们才应该是国人心中的时代偶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因此,我们要心存感恩,感恩我们强大的祖国,感恩我们伟大的民族。

懂得尊重。抗击新冠病毒我们是全国总动员!84岁再度披挂出征的钟南山院士、放下年夜饭饭碗赶来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坚守岗位整理并消毒的快递哥、累了和衣而睡、席地而睡的医务工作者、加班赶制口罩的员工、临时抽调到疫区当保洁员的环卫工人、寒风中村口值班的工作人员……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倾力奉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告诉孩子: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不同岗位的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你现在还没有职业技能,但在家待着,阻断传染途径,杜绝感染可能,也是给国家做贡献;缺了哪一行,社会都有可能停摆!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一要定尊重他人创造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将来做个自食其力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有益的人!

学会独处。我认为独处是一种能力。漫长的假期里,有的孩子即使在家,也能合理地规划学习时间;有的孩子却输给了懒惰和消沉。渐渐的,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于是,我给孩子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规避拖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习惯拖延的孩子,总喜欢说这样的话,抱着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内心永远想着:“明天再说!”对于他们来说,快乐的事永远是第一位,最重要的事情被排到了最后。短暂的愉悦之后,留下的是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盲目乐观。拖延不仅仅是因为自控力差,还因为缺乏时间观念,因此,我会建议孩子合理规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使自己的事情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是坚持运动。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本钱。先有好身体,再有好生活。大多数父母会认为,做两道题远比花时间在外面跑两圈重要得多。我也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身体多次出现了红灯,即使考试,也出现了因身体原因导致考试中断的现象,连续四天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输液治疗。因此,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会坚持和孩子一起做运动,哪怕只是居家做做广播体操或是跳绳。坚持运动了一段时间,整个人看起来都精神许多,也更有耐力、更加自信。

三是认真阅读。往大了说,阅读构建起来的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孩子未来面对生活中的迷茫和痛苦时,内心会多一份从容与豁达。往小了说,阅读是很多科目学习中最基础的能力。一个孩子如果阅读量上去了,学习对他来说不是难题,退一步说,即使现在孩子成绩平平,但有阅读的习惯,未来也是潜力巨大。假期是孩子阅读课外读物很好的机会,用阅读来丰富精神世界,也是孩子独处时最好的选择。

通过这段时间的经历,我发现孩子成长了很多:逐渐克服拖延;能主动学习知识;开始学着规划……疫情终将过去,生活还在继续。惟愿疫情过后,我和孩子不忘初心,继续向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奔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