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郑州,金风送爽,阳光普照。2015年9月14日郑州市第三届师德巡回报告会在郑州市第四十七中举行。101中学积极响应郑州市教育局的号召,派遣工会主席余晓光,让他带领二十位教师代表,前往四十七中聆听那些师德楷模感人的故事,汲取无穷的教育力量。
14日早上,全体教师代表就早早地等候在学校门口,车辆一到达,大家急忙上车;车辆迎着朝霞,迅速驶向目的地。赶到会场后,大家都静静地等待,都非常期待即将开始的报告会。
报告会在大家的热切盼望中开始了,大家凝神聆听。首先做报告的是郑州市教工幼儿园的门少娟老师,报告的题为《葵园里花儿正艳》。19年的园丁生涯让门老师对幼儿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她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学之中,比如带孩子绘脸谱、学做青花瓷、去博物院感受形象的历史、到野外郊游等等。陶冶孩子们纯净的心灵的同时,她用满满的爱滋润孩子,用暖暖的爱创造教育的奇迹。门老师用感人的细节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
接着为大家做报告的是新密市苟堂镇初级中学刘云霞老师。刘老师于2002年曾患甲状腺癌,2013年病情复发。绝望、痛苦如影随形;然而祸不单行,家中老人相继生病,她说坚强是她唯一的选择,她认为能够对家人承担足够的责任才能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担。工作之余她总是多陪家人,今年初她的病情又转移,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她选择在暑假做手术。她常年承担繁重的工作,关心问题学生,多次家访。刘老师朴素的价值观就是“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她说幸福是“合格的教师、是孝顺的晚辈、是称职的母亲、是乐观坚强的病人”,做最负责的人。刘老师乐观、坚强、负责的精神赢得现场观众的多次掌声。
郑州四中的仝允波老师担任四中西藏班班主任21年,对远离家乡的藏族孩子们关爱有加,想很多办法和他们的心灵沟通,带着温暖和热诚和藏族学生交流,“先当父母,后当老师”是仝老师带班理念,他用实际行动融化了部分学生心中的坚冰,感化了远离家乡的游子。老师深深地爱上那些藏班的孩子,珍惜彼此的情感。
高新区郑州中学附属小学刘勤玲的《美丽的新疆有我的家人》的报告同样感人至深。她曾两次报名参加援疆教育活动,来到新疆,教书育人,生活的清苦对刘老师不算什么,但她的姐姐和自己的儿子相继出事,她毅然抹去生活的创痛,在支教过程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播撒知识和希望的种子,让孩子享受爱与幸福。她说她特别享受平凡生活中的“两次支教路,一生援疆情”。
最后做报告的是郑州市金水区庙里中心小学的宋晓芳老师,宋老师所在学校学生的情况复杂,她想尽各种办法规范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一届又一届的优秀学子脱颖而出,升入理想的中学。
101中学的二十位教师代表包括现场其他观众都深深地被几位师德楷模的故事感动着,震撼着,一个个细节,一幕幕场景,大家惺惺相惜,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回程的车上,全体参会人员议论纷纷,表示一定会学习师德楷模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园地里做合格优秀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