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叔,吃这个番茄牛肉馅儿的……”“高叔,这个三鲜的也特别好”。一声声“高叔”,这样温暖的称呼牵起101中学一届又一届学生与陇海大院高新海之间深厚的情谊与不解的缘分。
冬至,中午近十二点,幸福路五号院,这是他们今天的目的地。正当他们张望时,看到身着101中学校服的学生志愿者们,院门口的一位大叔便说,“往前走右拐就是了”。
还没进门,大家便听到屋内阵阵的笑声。高叔向同学们介绍着他的邻居和和朋友们:这里有陪伴照顾他快半个世纪的发小樊石头;有他的中学同窗好友——101中学的退休老教师熊蒂;也有认识仅仅一年多的同龄人——知青志愿者。陇海大院的老朋友赵新义一直在厨房忙碌着煮饺子,不一会儿,另一位大院的老邻居常思军来了,陇海大院的居委会主任井勇也来了。“他们几个和我一样,可都是原来老铁一中的学生啊”,高叔动情的说。
志愿者们坐在高叔身侧陪他聊天:高叔最近的身体状况,几十年前他们在原来的郑铁一中生活学习的场景,“那时候,学校里还都是平房呢”,高叔回忆着。那时,正当初中二年级的他们正赶上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于是他们对中学的回忆便定格在了身处初二三班的时刻,而今101中学图书馆里一面纪念建校85周年的镜子见证着他们的记忆。说到这些高叔如数家珍。还有,做知青时被下放的经历,101中学最近的变化,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他们无所不谈。“陇海高架会不会对学校有影响啊?”对于101中学,他始终有一份牵念。聊天过程中,高叔那明朗的笑容让大家几乎忘却了他是一个已经下肢瘫痪多年的残疾人。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101中学的师生代表们为高新海带来问候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口味的饺子。他们共同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冬至,共同煮饺子,如家人般围坐在高新海老人身边吃饺子、共话家常。午餐后的厨房里还有志愿者们辛勤忙碌的身影。收拾碗筷、清洗餐具、擦桌子,志愿者们积极主动、分工明确。
据悉,此次前去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均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又有几位志愿者接下了历届学姐学长们传下的爱心接力棒,也传承了原郑铁一中如今的101中学志愿服务的传统。今天,同学们如此近距离的感受到陇海大院邻里之间的深情厚谊,了解到发生在几代铁一中学生们身上的感人故事。岁月流转,真情不变,人间有爱,爱传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