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温暖不间断 志愿精神届届传——101中学志愿者服务陇海大院残疾人高新海事迹
作者:学生发展中心:田月英
发布时间:2016-09-17 11:10:14
点击量:136
2010届同学和高新海在一起
2014届同学春节探望高新海
2015届同学和高新海在一起
2016届志愿者去年和老人一起过中秋
2016年中秋节送上节日祝福
师生与高新海亲切交谈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月满人间,情暖心房。又是一年明月夜,又到一年中秋时。2016年9月14日下午,郑州市幸福路5号院里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原来,101中学学生会的志愿者们正在与原陇海大院的残疾人高新海亲切交谈。连续多年,相同的是每一年中秋都有101中学志愿者为高新海带去欢乐与祝福;不同的是,每一年传递爱与温暖的人都在变化。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四十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高新海,郑州陇海大院一位高位截瘫却对生活依然充满热情的残疾人,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名为《好好的活着》。他对电影中的一句话念念不忘:“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他还感慨:“虽然电影里的主角是我,但其实真正的主角是在座的每一位,是我的这些邻居、好朋友,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2009年10月,郑州101中学的志愿者们通过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高新海和陇海大院的故事,从那时起,他们便开始了一段爱心接力。每学期,志愿者们都利用课余时间到老人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洗碗刷锅,拖地、擦窗户,陪老人聊天。不仅如此,冬至来临,志愿者们会为老人送去速冻饺子;中秋节来临,志愿者们又会为老人带去月饼和水果;春节欢庆时刻,同学们也不忘来到高新海身旁,为他送去温暖和帮助。一届的学生升入高三后,下一届高二的学生就自觉承担服务任务并引领新高一的学生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
2016年9月14日下午,2018届高二年级天明博爱班的四位志愿者同学在校团委书记陈波老师、学生发展中心张涵老师、田月英老师的带领下再次去探望高新海老人。由于陇海大院拆迁改造,老人搬到了幸福路5号院。到达之后,大家迅速行动,帮老人把三轮车推出,要帮助老人打扫房屋。老人说热心的邻居阿姨刚刚帮老人打扫完房屋。陈波主任给老人送上了月饼和牛奶,并转达了学校对高叔的问候和关怀;同学们与高叔亲切交谈,小屋里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气氛祥和、其乐融融。
曾慧、张志豪同学是101中学志愿者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去年就曾到高叔叔家进行志愿服务。曾慧同学曾在周记里写道: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总会觉得缺少了爱,缺少了关怀。尤其是随着人渐渐地长大,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是一种对弱势群体的无名的爱。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也许,很多人都不明白参加志愿服务到底能获得什么?对我而言,当听到服务对象的一句谢谢,我就实现了当志愿者的价值。作为一名志愿者,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可能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一次问候,一次伸手,一次关怀都可以带来温暖和爱。
据悉,本次活动是101中学庆祝“我们的节日”之中秋节系列活动之一。101中学始终把学生的“学雷锋、献爱心”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场所,鼓励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校内,每周三,教师办公室、图书馆、操场等地都活跃着小红帽的身影,每日的午休和下午的大课间,总能看到校当家服务同学的热情;在校外,火车站、地铁站、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医院、拥挤的路口以及环卫工和农民工身边,都曾闪现着101中学志愿者们的光芒。奉献与服务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一个101人的内心,学雷锋献爱心已然在校园内外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