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迷津渡,莫失前路 ——读《谁的青春不迷茫》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6 17:26:30
点击量:406
雾迷津渡,莫失前路
——读《谁的青春不迷茫》
高二四班 王乐萌
一个人,十年光阴;一座城,瞬息万变。刘同在这本书里留下了自己,而他自己亦是自己的青春。
张爱玲在散文《非走不可的弯路》中有言,“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跤,不碰壁,怎能练就好筋骨,怎能长大呢?”成长不易,青春不难,因为正青春,所以不怕,不怕失败,不怕困难,不怕变故,不怕迷茫。谁的青春不迷茫呢?有信仰的人,总是积极的。笑一笑,对手就败给你了。
这样说来,仿佛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迷茫,仿佛这样的年龄,说一句迷茫就显得特别酷。趴在窗台像思考者一样,用没有焦点的眼神看着远方,或是在湖边醉饮,周围是七零八落的啤酒瓶,引以为傲地向世人宣布:你看,我这青春过得真迷茫。但是我想说所谓迷茫的青春不是这样的,或者说,它不全是这样的。
现在的高中生存在一种普遍现象,用鲁迅的几本书的名字来形容:高一的时候呐喊,高二彷徨,高三就是朝花夕拾了。处于这高二的彷徨期,会觉得孤独,觉得黑暗,觉得不被理解。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他们不喜欢失望。 没有人喜欢被误解,只是他们不喜欢争辩。 没有人喜欢冲动,只是他们不喜欢被轻视。我们每个曾经被置为可笑举动的背后,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强烈准则,我们远比别人想象中更尊重自己的选择,我们也远比别人想象中更能对自己负责。通过孤独认识自己,通过误解认识朋友,通过黑暗分辨光芒,通过命悬一线无助,看到雪中送炭的那个人。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每段青春都是苦的,在后半段会出路的,每个人坚持走下去,都会遇见光芒。成长不就是这样么,不是学到就是得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清风鸟语芭蕉树中,青春总会不告而别。智勇多困于所溺,在这段最艰涩的日子里,如果我们一味地骄纵任性无作为,那要拿什么为下一个十年铺路,又要拿什么来填补这片没有汗水只有泪水的空白。电脑桌上养了两株薄荷,有的叶子已近枯黄,摘下来时,仍饱含清新之气,让人惊喜。即使死了,也并非一文不值,恐怕这就是回忆的价值。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但只有经过了这段,才有回忆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