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步入蝉夏,越过喧嚣,光影游走,骊歌响起。台湾作家洛夫在诗歌《烟之外》中写道:“六月,原是一本很感伤的书”。对于你们,感伤是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关乎离别。何谓离别?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怅惘与失落;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犹疑与深情;更是“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的叮咛与期望。俯仰之间,时光远走。一月的薄雪,二月的草芽,三月的惊蛰,四月的细雨,五月的繁花,六月的蝉鸣......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在光阴中渐次出场,更在回忆中愈加清晰明朗。
三年前,一群握紧行囊的少年踏入101号列车的车厢,开始了一段长达三年的旅程。彼时,始发站是被称为陇海路187号的地方。宿舍的窗外铁轨绵延无尽,远方有多远?未来有多长?你们是否在憧憬中枕着汽笛声入眠?当年的高一一班接过“校当家”活动的第一个接力棒,教学楼前黑板上老薛的寄语“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你们是否还记得?后园的凌霄花开了几度,火红的跃动点缀的是谁的梦想?爬山虎的藤蔓攀过图书馆的四围,染绿了窗子内外多少希望?此间的少年,让最初的梦想在这里萌发。
经过始发站高一,路过中转站高二。不管愿意与否,在9月的阳光里你们和这个承载着峥嵘岁月的校园说再见。陇海路187号最终成为照片里模糊的剪影和日后午夜梦回时的一次想念。一年四季,既长又短,长短之间情思无限。惜时钟和名人墙,光荣榜和女神像,这些物象浸润着岁月斑驳的印痕,呼啸着历史厚重的回响,早已在你们的心里化为生命的濡养。
从陇海路187号到列里路101号,是从西到东的又一次迁徙。是新的出发,更是心的启航。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学校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你们是学校新校区的第一届毕业生,也是唯一一届在两个校区学习、生活过的毕业生,你们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群乘客。
从陇海路187号到列里路101号,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同样的名字,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铁一的精神在你们身上得到了承继。今天,我要通过几张照片为大家讲述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
这张图片的主人公,是高三九班的母康平和高三八班的宋佳昕。他们是我校垃圾回收和分类的首倡者。早在高一年级的时候,他们看到学校没有垃圾分类的设置,同学们将塑料瓶和废纸等全部扔进垃圾道里的现象,就提出废纸回收垃圾分类的方案并着手施行。最开始,他们用纸箱做主体,用卡纸做装饰,制作出呆萌版的废纸回收箱,并在全校发出节约和环保倡议。搬至新校区后,他们又和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的同学们一起设计了垃圾分类的箱子,将塑料瓶和废纸分类进行投放。在人群中,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但是,他们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铁一学子和社会公民的责任。其心可嘉,其行可贵!
这两张图片呈现的是去年和今年同学投放到意见箱中的两份建议。老师在比照字迹后惊奇的发现这两份不同内容的建议信竟然出自同一名同学。在第一份里面,她提到了几个方面:建议扩张小礼堂,为百年校庆做准备;建议多开展自主招生方面的指导课程;建议多设置同学感兴趣的音乐美术影视等艺术课程,她认为这种素养不仅会有助于学习还可以为同学带来多彩人生;她更建议学校再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她还写道:“再有12年就是100年校庆了,希望学校能勇往直前力争上游,希望我再回学校时,能成为学校的骄傲,学校更能成为我们的自豪。一百年不易,所以更要去珍惜,我翘首而望母校的繁荣。”第二份是写在高考前夕,信中说:“自搬离老校区以来。我们与老校区有了空间上的距离,故我不知晓,曾经坚持了多年的探望高新海老人的陇海大院爱心传递活动是否还在继续?但无论如何,我希望这份爱要坚持,这份爱要保持。希望学校能组织更多的同学,不畏空间上的距离,传递101学子们的一份爱。对于我们高三学生,老校区意义非凡,那是我们梦的开始。来时百般嫌弃她不够高大上,走时却又无比珍惜,只愿再多待一会儿,再多看她一眼。我希望学校能为我们,或者还有一些老师,以及一些已毕业的学长学姐,提供一次再回老校区的机会。”
不同的故事,一样的赤子心。我为母康平和宋佳昕同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点赞;我为他们宣传践行节约环保的理念和行为欣慰;我为这位迄今仍不知其名的同学爱校护校、至情至性、善良大爱的品质而感动;我更为以他们为代表的所有铁一学子所体现出的责任与担当而自豪!这种行为恰与“学为万人役,行率天下先”的内涵相扣合,恰是对89年来积淀而成的学校精神的诠释与承继。
转眼就是三年,三年亦是永远。你可记否,一千多个日子里他从晨光微熹到夜色阑珊的陪伴?你可记否,课堂内外她不厌其烦细致耐心的讲解与教导?你可否看到她把自己的孩子丢在家中或是办公室时的无奈与决绝?你可否看到他走出教室时疲惫不堪的身影?你可否记得她为你流下的汗水与眼泪?你可否记得进入高考考场前他给你的微笑与拥抱?有人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惟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老师的爱又何尝不是?临别之前,为师者复杂纠结的心情欲说还休,纵有万般不舍又终将微笑送你远行。
世界就在你的窗外。亲爱的同学们,今日一别,去追求更加高远的人生目标与境界吧。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人只有让自己站在高处,才能拥有阔大的视野与宽广的胸襟。著名导演王家卫曾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见过天地有了眼界,但是有眼界还不够,只有明白众生的苦,才能懂得自己的甜。你见过天地,见过众生,开始去见自己。见自己的过程便是你深刻而彻底的了解自我的过程,也是从这时起,你的人生才可能真正通透澄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亲爱的同学们,今日一别,前行路上,挫折坎坷有时,掌声鲜花有时。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什么算是见过大世面?回答是: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这无疑是理想生命境界的一种。我希望你们日后即便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仍能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希望你们在真正明白了世界的庞大与复杂后,依然没有抛弃对细微之处的天然的悲悯与欢喜。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学校赠送给你们的毕业礼物是一枚校徽,校徽背面镌刻着学校的精神。此去经年,纵然万水千山,亦希望这枚饱含母校师长殷切嘱托与美好祝福的徽章可以陪着你们追寻梦想,永不止步!从陇海路187号到列里路101号,青春的列车启程又到站,而后再出发。你,你们,在这两处的守望中,使铁一的精神一脉相承。师生三年,与有荣焉!未来,愿各位且行且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