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思政课堂绽芬芳 立德铸魂助成长 ——郑州101中学开展 “课程思政”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作者:教师发展中心:田月英 发布时间:2024-11-14 10:19:47 点击量:251

1、观摩研讨现场.jpg
观摩研讨会现场
3、韩冲老师思政示范课“世界是永恒发展的”.jpg
韩冲老师授课中
4、李涵老师思政示范课“Unit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Reading and Thinking”.jpg
李涵老师授课中
5、陈雅梦老师思政示范课“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jpg
陈雅梦老师授课中
6、李文标老师思政示范课“力的合成和分解”.jpg
李文标老师授课中
8、各科教研组长进行评课.png
教研组长评课

立德树人启智润心,思政引领铸魂育人。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想政治的教育功能,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意识和能力,构建各类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郑州101中学利用本周周一、周三下午大组教研时间,组织开展了“课程思政”示范课观摩研讨活动。

 

参与此次“课程思政”示范课的4位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挖掘和提炼课程蕴含的育人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引入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传授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政治学科韩冲老师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为主题,运用议题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透过汽车领域的变化和宇通公司的发展,让学生真切感悟祖国的强大,增强政治认同。整个过程中又联系学生实际,借助师生互动及学生分享感触较深的名言警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英语学科李涵老师以《Unit5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Reading and Thinking》为主题,巧妙地运用自己到殷墟参观甲骨文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结合本文论述的汉字书写体系的发展历史及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汉字的意义。并让学生选择一个代表家乡的汉字当堂用毛笔书写,既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数学学科陈雅梦老师以《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为主题,以视频引入,介绍商代青铜器和现代的电视塔等建筑,彰显了我国历史的悠久和国家的日益强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课堂上,陈老师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体会数学之美,培养学生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物理学科李文标老师以《力的合成和分解》为主题,深度挖掘物理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开课展示了农业路大桥的图片,并引入了赵州桥、黄浦江大桥和龙舟赛的视频,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又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李老师还即兴创作了一首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实现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知识和爱国素养的有机融合。

 

示范课结束后,大家齐聚图书馆一楼报告厅进行交流研讨,各授课教师分享了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各教研组长进行了评课总结。大家围绕如何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展开了热烈讨论,在“大思政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要以课程为载体,让思政的智慧渗透在课堂之中,不断发挥各学科的思政育人功能。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之本,立德铸魂。 此次“课程思政”示范课,增强了老师们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的主动性。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在教学上的创新与热情,更见证了学生们在爱国情怀的滋养下,逐渐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据悉,“课程思政”示范课,是郑州101中学持续开展的常规公开课活动,也是践行“大思政教学”的一次重要实践。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模式,努力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在构建高质量教研体系的路上赓续前行、奋楫争先。


Baidu
map